导读
安然睡眠管理只懂认知催眠?其实,我们也在关注相关黑科技。最近我们就集体参观了2018中国国际睡眠产业峰会展览,见识了各种睡眠新科技,有像太空舱一样的睡眠舱,科技感十足的脑波眼罩,还有据说疗效惊人的经颅磁仪器等等。不禁感叹,现在的科技真是发达,可我们怎么“沦落”到连睡觉都要靠电子产品辅助了呢?
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给予我们方便的时候,也带来了诸多新问题,比如手机,就影响了很多人的睡眠。说到手机,也是不少家长的一块“心病”。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手机成瘾与青少年睡眠质量:中介与调节作用分析》这篇文章,文章探讨了手机成瘾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1258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
01
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手机成瘾
如果你家孩子手机不离身,那么看了下面这组数据,你就会发现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87亿,在青少年群体中互联网普及率达85.30%,而青少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高达90.0%,手机已成为青少年进行网络活动最主要的工具。多个国家研究都显示,青少年手机成瘾的比例在30%。”
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都有手机成瘾的现象,而“关于手机成瘾的研究证实,随着手机成瘾水平的增加,睡眠质量会不断恶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手机成瘾会对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带来消极影响,手机成瘾还与较低的生活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甚至是自杀意念等心理问题紧密相连。”
02
过度使用手机会降低自我控制
不过成瘾到自杀这种程度的孩子还是少数,一般情况是,“手机成瘾不仅会加重消极情绪,还可能削弱积极情绪,影响青少年的情绪平衡水平,手机成瘾程度越重的青少年,其情绪平衡水平越低。”
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那些手机成瘾的青少年,看起来总是心事满满,一副不高兴的样子,甚至比其他人更容易冲动,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这儿,“根据社会认知理论,手机成瘾不仅是外部环境或内在心理的结果,它也会对认知、情绪等心理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根据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信息加工、印象管理、人际交往等行为都会消耗有限的心理资源进而降低自我控制,而信息浏览、自我呈现、网络社交等行为都是十分常见的手机使用行为。所以过度的手机使用就会过度消耗个体的心理资源,降低自我控制,使得个体无法对情绪进行有效的调控。”简单说就是,因为把心力用在了手机里,现实中就剩不下多少了。
这一期大概介绍了青少年手机成瘾会有怎样的表现,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请您继续关注接下来两期的精览,我们会进一步介绍研究细节。
有时候觉得,手机拉近了相隔遥远的人们之间的距离,却拉远了和身边人之间的距离,想想也有些无奈。但不管怎样,既然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科技,安然睡眠管理愿您和家人都能避其所短用其所长,享受安宁于心,自然而眠的生活。
参考文献:刘庆奇, 周宗奎, 牛更枫, 范翠英. 手机成瘾与青少年睡眠质量: 中介与调节作用分析[J]. 心理学报, 2017, 49(12): 1524-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