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感到眩晕,是时候关心下你的睡眠了

作者: 日期:2025-09-16

导读

很多人没睡好时,通常都会有脑袋懵懵的感觉,有些人还会一阵一阵的感到眩晕,严重的会感觉天旋地转,晕到昏天黑地。睡不好为什么会头晕呢?今天一起来看《周围性眩晕与失眠相关性分析》这篇研究,了解眩晕与失眠的关系。

 

眩晕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其中85%的眩晕由周围性原因引起,其发作症状重、复发率高,影响因素较多,病因仍不明确,常导致误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医疗资源浪费。

 

01

 

失眠人群更容易眩晕发作

 

此项研究,将因周围性眩晕就诊的患者分为有、无失眠症状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 眩晕患者中失眠率为65.51%;

2、 女性发生眩晕及失眠比例均高于男性;相比较男性而言,女性更易同时患眩晕伴失眠。

3、 失眠组发病年龄大于非失眠组,且失眠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非失眠组,眩晕发作程度重,对患者影响较大;

4、 失眠组眩晕症状复发率为非失眠组的3.5倍。

 

02

 

失眠与眩晕的多种病因有关

 

周围性眩晕发病机制复杂,病因繁多,目前公认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病因为: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元炎(VN)、美尼尔病(MD)、前庭性偏头痛(VM)四种疾病,但这四种疾病并不能解释全部的临床眩晕症状,多种因素参与眩晕的发作过程。

 

该研究表示,失眠与各种病因的周围性眩晕的发作及复发均有相关性,包括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元炎(VN)、美尼尔病(MD)、前庭性偏头痛(VM)以及精神心理性眩晕(PD)等,其中与体位恐怖性眩晕、慢性主观性眩晕以及非特异性眩晕等精神心理性眩晕的发作及复发关系更紧密。可以说,失眠与心因性的眩晕密不可分。

 

1、失眠与眩晕均与情绪有关

 

失眠者多有精神性疾病易感性,而长期慢性眩晕多伴发焦虑、抑郁等情绪,情绪问题又会伴随有失眠、眩晕等躯体症状,三者关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也有研究显示,起病伴发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多同时伴有睡眠障碍和睡眠昼夜节律紊乱,而不伴发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睡眠障碍者较少;

 

一些针对呼吸睡眠暂停的研究显示,呼吸睡眠暂停是导致眩晕的高危因素,提示睡眠障碍可能直接参与眩晕的发病。

 

2、眩晕与失眠有共同病理基础

 

动物实验发现失眠与眩晕的病理学基础有较多联系。

 

机体内控制睡眠的解剖结构有网状上行激活系统、中缝核、孤束核、蓝斑、丘脑网状核、下丘脑及额叶眶面皮质等;

 

失眠的病理学改变涉及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海马、丘脑等广泛的脑区;

 

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等;

 

上述与睡眠相关的脑区、神经递质,均参与平衡-抑郁焦虑的神经生物学联系。可以说,失眠与眩晕的病理过程在神经生物学层面存在交叉性。

 

该研究表示,研究中发现眩晕患者失眠率高,伴发失眠者眩晕程度重可能与二者间具有共同病理基础有关。

 

03

 

改善睡眠后,眩晕症状明显改善

 

该研究同时表明,观察到部分住院期间眩晕反复发作,给予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改善睡眠后症状明显改善。

 

可以说,眩晕、失眠、焦虑抑郁情绪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颇有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思。且该研究在临床上发现,改善睡眠,对于眩晕的症状改善有明显效果。经常会一阵阵“飘飘然”的你还等什么?是时候管理你的睡眠啦,让睡眠质量提升带来更多好心情,更多健康状态吧。

 

 

参考文献:张润娉,李建平等.《周围性眩晕与失眠相关性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2019,12(8)  

 

 

时间管理学得再好,你也只关注了2/3的人生,因为睡眠占据着我们每个人近1/3的生命,而这常常被处于喧嚣都市中的你,忽略……“睡眠科研精览”栏目,为您精选睡眠科学顶级科研成果,伴您一起,关注完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