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不吼娃的好妈妈

作者: 日期:2025-09-16

01

 

A,37岁,原资深职业经理人,丈夫经常出差不在家。5年前A好不容易生了宝宝,无奈丈夫还要继续做“空中飞人”,再加上双方老人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也帮不上什么忙。为了带孩子,小A毅然辞职回家,从此走上了“全职妈妈”的道路。

 

A现在的生活就是每天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早饭,送孩子去学校,然后去超市买点必需品,紧接着回家洗衣服、打扫卫生、收拾屋子,简单的吃完午饭,就要开始准备晚饭食材,多半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下午到点了,要去接孩子放学,再带孩子去上课外班,为了实现高效陪伴,吃完晚饭,还要陪着孩子玩游戏、读书,最后给孩子洗澡,哄他睡觉,一天终于画上了句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A常常感觉累得直不起腰来,但是孩子只要叫一声“妈妈,陪我玩会儿吧!”她就得打起120分的精神去陪伴。A一直声称自己身体好、精神好、心态好,一个人做这些事没问题,可是每每深夜里,看她发的朋友圈,都觉得心疼。原来那个叱咤风云的职场“白骨精”哪里去了?那个神采奕奕的经理又去哪儿了?

 

02

 

近日,身边一位对各种母婴用品、儿童玩具、早教课程样样精通的超级育儿达人,别人眼里绝对当之无愧的“好妈妈”,却来找我诉苦,说她感觉自己不那么爱孩子了,对孩子的爱越来越少了,有时看见孩子在她身边就异常的烦躁,还有看到孩子不小心磕破头,第一反应不是心疼安慰而是暴躁地去打骂。她不愿意再为孩子的成长付出时间和精力,甚至扬言如果孩子再不听话就扔掉他。

 

她多么希望自己没有生过这个孩子,她总是觉得自己透不过气来,感觉身体像被铁链拖着,异常疲惫,无法前行,她彷徨,她恐惧,她失望,她觉得自己是个十足的“变态”。而且她能真切的感受到,身体越来越差——每天醒来都很疲倦,像“睡了个假觉”;抵抗力也在下降,常常感冒,嗓子疼;和别人讲话时常心不在焉,做什么事都没劲......

 

03

 

S,孩子今年3岁,正处于“第一叛逆期”的年纪,各种撒泼耍赖的技能样样上身,每天早上S看着孩子可爱的睡脸都会对自己说“要耐心,要忍,不要随便对宝宝发脾气”。

 

可是,现实总是很骨干,战争往往从吃早饭的时候就打响了。

 

“宝宝,来再吃一口吧!这里有你最喜欢的南瓜。”宝宝摇头摆手表示拒绝,5分钟后S终于还是爆发了,对着孩子大吼:“你昨天不是还要吃呢吗?你到底想怎么样?”然后宝宝坐在餐椅上嗷嗷大哭。

 

晚上,累了一天的S想尽快把宝宝哄睡,“乖乖别玩了,咱们睡觉喽!”30分钟后,“你怎么一整天都这么烦人,这么晚了还不睡,你永远别想长高了!你怎么就不能让我也好好歇会!”S在屋里的吼声引来了在客厅看电视的爸爸,于是一场夫妻吵架夹杂着孩子的哭闹声响彻整个小区。

 

S总是跟朋友诉说,知道发脾气对宝宝不好,但是一生气,根本没法控制自己,而且越来越严重,变得非常焦躁易怒。发完脾气后,看到孩子小心翼翼地讨好自己,S真的是无比愧疚,觉得自己是一个无药可救的坏妈妈。

 

看了上面三个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新妈妈们是不是得了产后忧郁症。其实除了产后抑郁症,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普遍状态正在吞噬着伟大的妈妈们,甚至吞噬着整个家庭——那就是“压力过载”。

 

压力过载为什么选上了新妈妈

 

研究发现,为人母就意味着必须要做很多重复性的、缺乏价值感的琐碎工作。很多家庭都是由妈妈一手操办孩子的所有事情,只因为她们是孩子的妈妈,就被冠上了你是妈妈,你不管孩子谁管;你是妈妈,你现在又不用上班,在家就带带孩子有什么累的?你是妈妈,爸爸还要挣钱养家,爸爸工作已经很累了,不要让他再看孩子了。

 

妈妈们做的事情永远都被看成是应该做的,不会有人感谢她们,更不会有人给她们发工资,妈妈们做的事情很多,却鲜少获得感谢、成就感和价值感,因此身体能量和心理能量不断被消耗。

 

但这一切,不是妈妈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只是妈妈太累太累了,妈妈这份工作全年无休,24小在线,365天专注......

 

可是妈妈们也需要自己的时间,也希望做点让自己开心放松的事情,于是很多妈妈都是在宝宝睡着了之后拼命看手机,刷朋友圈,追剧......消耗着睡眠时间,也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和情绪。长此以往,妈妈们跟床的接触越来越少,睡眠时间越来越短,睡眠质量越来越差,天天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变成了一个让孩子害怕、被老公嫌弃的 “黄脸婆”。

 

 

出现压力过载,怎么破?

 

首先,对孩子最好的照顾,就是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所以,你有必要主动出击去调整状态。其次,找到压力源,试着做个减法。审视一下自己感到压力的主要来源,把这些跟家人,尤其是孩子爸爸开诚布公地谈谈,看看能否重新分配下工作,或者减少一些不必须的要求。第三,培养爸爸单独带孩子的能力,很多妈妈都不放心爸爸带孩子,压根儿不给爸爸单独带孩子的机会,但自己忙到吐血,难免会有抱怨。与其这样受累又“不讨好”,不如着手培养和训练爸爸带孩子的能力。虽然“妈宝男”确实普遍存在着,但爸爸们并非不爱孩子,不少爸爸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做。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还不能回到良好的自我状态,那么,建议你来“安然睡眠管理”试试,让这里专业的咨询老师帮你找回曾经的“身心平和”,找回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