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睡不着……考前焦虑如何解?

作者: 日期:2025-09-16

导读

 

临近高考,不知道莘莘学子都做好准备了吗?能超常发挥是理想,不发挥失常更现实,能够心态平稳地出入考场就是很棒的状态。今天,我们来看看《催眠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症一例》里面一位15岁同学怎么通过接受催眠,从回避母亲、想到考试就睡不好还拉肚子到与母亲关系融洽,自信平和的淡定。

 

文章里提到的女同学15岁,初三学生。情况是:“性格内向,有自卑心理;求知欲望强烈,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中上。母亲常常给她施加压力,让她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但是凭孩子的实力,有点困难,但是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是不成问题的。可是母亲还是多次强调此事。求助者不堪压力,近1个月之内出现了考试焦虑的症状。”

 

01

 

考试焦虑的症状

 

“有一次,临近月考,孩子并没有吃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却开始拉肚子,耽误了上课,也影响了考试。并且睡眠质量下降,睡得很浅,不踏实,白天精神也不好,没有精力学习。有一天,孩子觉得心情不好,想到阳台边上吹吹风,透透气,据她自己说,并没有别的想法,但是求助者的母亲却报告,求助者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站在阳台边,有自杀的倾向。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母亲还是不断絮叨,孩子终于忍受不了,和母亲大吵一架,很伤心,就来到了咨询室。”

 

从母亲反映的情况来看,这位同学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那么更常见的考试焦虑是怎样的呢?如文中所述,“考试压力很大、思想负担重、睡眠质量下降,常常出现紧张、害怕、发抖等考试焦虑症候群。不能安心学习,成绩下降。”

 

经过和女同学的面谈和一些心理测试,最终的诊断是:“求助者在相当多的考试时间都会感到紧张、着急、害怕或者心情烦乱,很难让自己心平气和或安静坐着,睡眠质量差。求助者为考试焦虑症。”

 

02

 

催眠疗法为主,结合行为疗法、认知疗法

 

确定了问题,咨询师打算用什么办法呢?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看到变化和效果,他的选择和我们一样——催眠。

 

一起来看看咨询师制定的目标:“通过以催眠疗法为主,并结合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和情境预演来进行治疗,最终达到改善求助者睡眠状况,缓解考试焦虑症状,使其从焦虑的困扰中解脱出来的目标。”

 

接下来一起看看效果如何。

 

03

 

接受治疗后,求助者的心路历程

 

经过前几次的了解和铺垫之后,这位女同学的状态开始变化,她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

 

第5次,“用理性情绪疗法、认知疗法使她认识到,并不是她学习不努力、不刻苦导致考试紧张,也并不是她能力水平 差,其实通过他的努力,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是很容易的。”

 

第6次,“求助者开始报告,现在她参加考试,不会因为看到监考老师而害怕或者很紧张,也不会想到母亲不断重复的话语。睡眠质量提高,上床就能睡着,不用等很长时间,而且会睡得很沉,不容易被其他响动惊醒。考试期间拉肚子的情况消失。”

 

第7次,“求助者再次报告自己睡眠质量提高,情绪稳定, 应对考试焦虑的能力更强。”

 

第9次,“求助者更加开朗了,心情非常愉快,也很自信。报告说睡眠状况很好,和妈妈之间地交流也平和了许多。”

 

整个治疗结束后,求助者报告,“自己睡眠质量显著提高,情绪稳定,考试中紧张、害怕等焦虑症候群消失。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母亲的关系都有了理性的认识,状态良好。”

 

文章最后对这个15岁女同学的总结如下:“案例主要采用催眠疗法,并结合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和情景预演对求助者进行考试焦虑症的治疗,尤其是将系统脱敏和认知疗法融入到催眠疗法之中,效果明显。在对求助者治疗后,求助者报告其压力减轻、睡眠改善、心态良好,能很好地处理考试前的压力,很快地调整自己。再次进行问卷自测后分数明显下降。该咨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我们常说,入学考试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仔细想想这样的场面下恐怕不单是拼谁冲在最前面,重要的还有谁过桥走得稳。每逢大考需心静,安然睡眠管理在此祝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稳当度过。

 

参考文献:周爱保,王志丹,谢璐,李平.催眠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症一例〔J〕.校园心理,20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