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腹泻别大意,很多时候并不是吃坏了

作者: 日期:2025-09-16

导读

 

夏天,拉肚子是常见的小毛病,有的人拉肚子是因为贪凉冷饮,但有的人可能藏着更深的原因,今天一起来看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及其睡眠障碍调查分析》这篇文章,了解一下肠胃和精神的关系。

 

先来看看什么叫做肠易激综合征(IBS),文章介绍到,这“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等特征,临床上缺乏生化学和形态学的异常标志。”

 

文章里选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20~65岁,平均(40.8±7.1)岁。对比了他们和普通人的抑郁、睡眠障碍患病率,以及睡眠质量评分。

 

01

 

肠胃不适伴随情绪而来

 

“肠易激综合征(IBS)组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患病率分别为28.9%、40.0%和48.9%,均高于对照组的8.9%、11.1%、17.8%。肠易激综合征(IBS)组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等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是IBS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而且IBS组的整体睡眠质量比健康人群差。”

 

肠胃不适居然会焦虑抑郁,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说到,“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的病因和机制目前仍然尚未明确,多数研究认为IBS与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IBS患者除了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外,还经常伴有焦虑、抑郁、精神苦恼、睡眠差、感情脆弱等胃肠道外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的问题。”而且,“有研究显示,焦虑患者腹泻症状较多,而抑郁患者则以便秘多见。”

 

02

 

如何缓解因焦虑产生的腹泻?

 

文章进一步说到,“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肠易激综合征(IBS)被确认为身心疾病,心理、精神等因素在IB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IBS患者就诊往往主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排便习惯改变等,但由于IBS患者不少合并有焦虑、抑郁、神经质、睡眠障碍等心理障碍,而临床医生又往往对心理因素不够重视,单纯使用药物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那怎么办?有什么思路解决吗?

 

文章继续介绍,“精神心理应激可诱发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促进胃肠道黏液分泌、结肠运动、黏膜通透性增高以及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这提示精神心理因素通过胃肠道免疫内分泌来影响胃肠道功能。随着精神心理日益严重,存在睡眠障碍的人也在不断增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失眠、早醒等,这也是一种身心疾病。”

 

另外,“睡眠障碍可引起胃肠道的生理功能改变,产生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症状和相关疾病。这是由于睡眠障碍导致脑-肠轴系统失调,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腹痛、腹胀、胃肠返流、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因此,若能改善睡眠质量,则有助于缓解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相关临床症状。”

 

看到这里,会不会已经想到身边有谁常年抱怨肠胃不适却一直治不好呢?如果有这样的人,他/她可能真的需要好好关爱了,也许压力很大,甚至对生活觉得索然无味,肠胃不适只是个信号,真正需要的却可能是心理上的关怀。生活不易,愿大家都能在免不了负担和挑战的环境里有好心情好身体。

 

参考文献:黄丹红,牟丹辉,余方宇,李平.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障碍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7)  

 

 

时间管理学得再好,你也只关注了2/3的人生,因为睡眠占据着我们每个人近1/3的生命,而这常常被处于喧嚣都市中的你,忽略……“睡眠科研精览”栏目,为您精选睡眠科学顶级科研成果,伴您一起,关注完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