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率全球攀升,睡眠因素不容忽视

作者: 日期:2025-09-16

导读

 

孩子的健康永远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最近小神兽们被困在家,不少孩子都变胖了。今天一起来看看《夜间睡眠时间和就寝时间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关联研究》这篇研究,要想让孩子在疫情期间健康成长,除了合理膳食、增加运动外,规律起居、良好的睡眠同样不容忽视。

01

 

童年肥胖影响深远,睡眠因素不容忽视

 

近年来,世界儿童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不断上升,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从1990—2010年,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世界流行率从4.2%增长至6.7%,并且童年期肥胖能够预测成人期肥胖以及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

 

目前,饮食、体力活动行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全球肥胖率的不断上升,有研究发现个体睡眠不足与体内瘦素和生长激素水平改变、葡萄糖耐量受损有关,这表明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通过荷尔蒙的变化使体重增加,就寝时间过晚也与体重增加有关。

 

02

 

睡得少、睡得晚与肥胖关系密切

 

该研究在排除病理性及继发性肥胖者的基础上,对14946名儿童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睡眠时间较少者占22.4%,睡眠时间较长者占16.6%;超重率为16.5%,肥胖率为10.5%。

 

在学习日,就寝时间在21:00以前者占37.8%,在22:00以后者占9.5%;在周末,就寝时间在21:00以前者占23.8%,在22:00以后者占21.8%。

 

该研究采用两种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模型一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较少、学习日就寝时间在22:00以后和周末就寝时间在22:00以后与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呈正向关联。

 

模型二分析结果显示,在继续控制了睡眠时间、学习日和周末就寝时间之间的相互混杂影响后,只有睡眠时间较少与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正向关联。

 

本次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不足与其肥胖发生密切相关,与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一致。对于就寝时间,有研究表明,学习日就寝时间早的学龄前儿童在青少年期发生肥胖的概率只有就寝时间晚的儿童的50%。澳大利亚的一项关于2200名9~16岁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较晚均与肥胖相关。

 

03

 

睡眠不足引发肥胖的内在机制

 

 

睡眠不足为什么会变胖?

图片

1. 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体内胃泌素和瘦素等调节食欲的神经肽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个体饥饿感或食欲增加,提高食物摄入量。

 

2. 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个体疲劳,从而改变个体的行为习惯,比如体力活动减少、饮食上更倾向于方便、高能食品等。

 

3. 睡眠时间不足还可能会通过激活炎症通路来影响肥胖,这些被激活的炎症通路能够上调或下调氧化应激和新陈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4. 睡眠时间不足与情绪、注意力、冲动控制、积极性、判断力相关,所有这些因素能够潜在的影响饮食行为、能量摄入并最终影响儿童BMI(BMI,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水平。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也都与肥胖息息相关。相比之下,睡眠对肥胖的影响更为隐性,常常被大家忽略。抗击疫情宅在家的日子,保持身材对成年人来说都是个挑战,对于自制力还未成熟的小朋友们,更是需要爸爸妈妈从睡眠、饮食、运动三方面来积极引导。悦安然祝愿大家睡足、睡好,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江流,严双琴等.《夜间睡眠时间和就寝时间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关联研究》〔J〕.中华医学预防杂志,Sep.2018, Vol. 52, No.11

 

时间管理学得再好,你也只关注了2/3的人生,因为睡眠占据着我们每个人近1/3的生命,而这常常被处于喧嚣都市中的你,忽略……“睡眠科研精览”栏目,为您精选睡眠科学顶级科研成果,伴您一起,关注完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