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组织管理研究将睡眠仅视为员工在工作环境干预下的重要健康结果, 而当前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睡眠是员工个体与组织效能的关键决定因素。接着上一期,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员工睡眠剥夺的损耗效应:组织管理研究的新主题》这篇文章,看看睡眠剥夺对个人及组织的恶劣影响。
01
个人层面影响
对每个人来说,睡眠剥夺损耗效应主要包括生理、情感、认知与行为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影响,且以明显的组织行为结果作为其主要后效表现。
“生理健康方面,睡眠不足不仅会引发员工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问题,还会在组织情境中直接造成员工的疲劳感,同时也加重了其在工作场所的困倦感,还可能会使员工在安全方面处于职业伤害甚至人身事故等危险中。”例如,有研究发现,因夏令时时间提前而造成40分钟的睡眠损失,会使得矿工的工伤率增加5.6%,并明显加重其伤痛的严重程度。
此外,“睡眠剥夺可以引发自身的愤怒、焦虑、沮丧与敌意等负面情绪,同时也会抑制工作中的愉悦情绪。其次,睡眠剥夺带来的情绪变化也会显著地增强消极情绪或降低积极情绪。情绪表达方面,睡眠剥夺会增加个体情绪管理的难度,使员工难以有效地控制工作的负面情绪,进而加重其负性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睡眠剥夺严重损害了个体大脑前额皮层的新陈代谢活动,使其在注意力、工作记忆、加工速度与推理任务中的速度和准确性显著下降,进而明显减弱了个体的认知能力与认知绩效。同时,睡眠不足会降低创新性思维与创造力,阻碍信息处理能力,减弱风险感知与风险评估能力,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决策判断与制定。”
02
组织层面影响
对组织来说,睡眠剥夺更是不容小觑,文章的研究已经证实了睡眠剥夺在团队内对绩效的破坏效应要严重于一般个体对自身绩效的影响。“部分研究也初步表明了睡眠不足会阻碍团队成员的创新性与创造力,加剧团队成员间的关系冲突,破坏团队的工作进程,干扰团队的准确决策与问题解决,进而降低团队的工作绩效。”
睡眠剥夺的行为后效主要体现在绩效结果、偏离行为与伦理行为等三个方面:
绩效结果。首先,睡眠剥夺被证实可以显著地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睡眠不足可以加剧个体对其负面体验的认知与行为反应,因而会阻碍员工的工作投入与绩效结果。
偏离行为。睡眠剥夺的员工在人际关系中更有可能互相抱有偏见、缺乏信任与帮助,因而由人际偏离影响其难以与他人有效工作。
伦理行为。有重复研究证明了员工缺乏睡眠会对其道德认知产生负面效应,尤其睡眠不足引发的低水平道德意识会影响个体对自身与他人的道德判断;同样,睡眠剥夺的伦理影响还会诱发员工做出一系列非伦理行为。”
看到这里,心里有没有一紧?怎么睡少了居然还能影响道德伦理,但文章千真万确地说到,“研究证实了睡眠不足形成的损耗状态会引发员工做出职场欺骗行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睡不好,睡不够远非员工个人问题,恰如这篇论文的题目中所说,睡眠剥夺带来显著的损耗效应,绝对称得上是组织管理研究的新主题。小编平时也经常听工作室个案客户们提起身边睡眠不好的人很多,咱家客户可大都是职场精英管理者呢,盛夏遇见世界杯的时节,很想给各位提个醒,组织成员的睡眠质量不容忽视,2018年下半年的业绩提升,也许可以由此入手呦。
参考文献:史健,龙立荣 .员工睡眠剥夺的损耗效应:组织管理研究的新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5)
时间管理学得再好,你也只关注了2/3的人生,因为睡眠占据着我们每个人近1/3的生命,而这常常被处于喧嚣都市中的你,忽略……“睡眠科研精览”栏目,为您精选睡眠科学顶级科研成果,伴您一起,关注完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