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接着上几期介绍睡眠不良对职场的影响,《员工的睡眠质量: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这篇研究,甚至可以推理出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心水之选。
01
睡眠质量欠佳,行为情绪控制能力降低
“不论是对学生群体还是工作人群来说,睡眠都是恢复自我调节所需心理资源的重要方式。低质量的睡眠会影响大脑前额皮质的葡萄糖代谢,而葡萄糖是大脑执行自我调节功能的重要原料。因此,当个体的睡眠质量欠佳时,由于自我调节所需的能源不足,个体会出现自我损耗状态,并导致其对自身行为和情绪的控制能力降低。”
这会导致什么呢?
1、管理者不能很好地管理辱虐行为的冲动
有研究探讨了领导每日睡眠质量对辱虐管理行为的影响。该研究认为“领导在工作情境下难免会产生一种展现辱虐行为的冲动,面对这种冲动,他们通常会努力控制,而这个控制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自我调节资源。由于领导睡眠影响了自我调节资源的容量,可能会影响领导对辱虐管理行为的控制,即领导睡眠质量通过影响自我损耗进而影响其辱虐管理行为。”
那对员工又会怎样呢?
2、员工出现拖延行为
“员工睡眠剥夺会通过自我损耗激发欺骗行为,由此可见,睡眠不佳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调节资源,从而增加不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此外,Kühnel等(2016)认为,员工夜间睡眠质量低、睡眠时间短会阻碍自我调节资源的恢复,导致其在工作中出现更多的拖延行为;相反,睡眠好的员工更少地出现拖延行为。”那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睡眠呢?
02
睡眠质量与工作息息相关
研究发现,“对职业人群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员工的睡眠时间会显著下降,而睡眠紊乱状况却不断增加。”另外,“员工的婚姻状况与其睡眠障碍呈正相关,但与睡眠时间无关。”而且,“对大多数轮班女员工来说,家庭承诺会使他们的睡眠时间显著减少。”
“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与失眠、睡眠剥夺和日间疲劳显著正相关,且与轮班员工相比,压力源与睡眠紊乱的关系在白班员工中更为密切。两班制员工拥有最高水平的入睡困难和失眠症状,最低水平的睡眠质量。”
03
工作影响睡眠的心理机制
研究还介绍了一种工作要求—控制—支持(JDCS)模型,用来说明工作里是什么在影响睡眠,其中:
工作要求是工作环境中的压力来源,它不仅包含与任务有关的心理压力,如工作负荷、时间压力和任务复杂性等,还包含与任务相关的物理要求,如体力劳动环境和环境安全约束。高工作要求对员工睡眠质量具有破坏作用。
工作控制是指员工针对工作的决策自由和技能使用自由。拥有较高工作控制能力的员工可以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来降低紧张, 可能会降低工作对睡眠的不利影响。
工作支持反映的是由同事、上级或组织提供的社会支持,是一种有关员工与同事、领导交互作用程度的评估。研究表明,工作支持是JDCS模型中另一个可能会提高员工睡眠质量的成分。
04
怎样的工作有益于身心健康?
研究说明,“高压工作环境(高工作要求—低工作控制)会使员工睡眠相关问题增多,而在低压工作环境(低工作要求—高工作控制)中工作,员工睡眠质量会显著提高。这可能是因为较高水平的工作控制能帮助员工降低工作要求对员工睡眠时间或睡眠调节过程的干扰。”
还有研究发现,“工作要求、工作控制和社会支持间存在三重交互作用,证明了高工作控制和高社会支持对工作要求引起的紧张具有缓冲作用。”
可见,根据上面的JDCS模型,一份有益身心健康的好工作是这样的:环境宜人,负荷恰当,工作内容自主性高,有相互支持的同事们;除了没提薪酬之外,这简直就是理想中的工作。而能愉悦工作相当于直接关爱了人生清醒的大部分时间,还间接照顾了睡着的三分之一生命,这样的工作是不是很令人向往~悦安然愿每个人都能有自己愉悦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欣然度过每一个愿意好好努力的工作日~
参考文献:林梦迪,叶茂林,彭坚等.《员工的睡眠质量:组织行为学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