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明:要想考得好,开夜车不如睡好觉

作者: 日期:2025-09-16

导读

 

时间过得飞快,十一假期留在心里的感觉还很鲜明,转眼就听到穿着校服的孩子们开始议论期中考试了,想来孩子们不比成人轻松,今天一起来看一篇名为《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的研究,学学睡眠对考场发挥的作用。

 

记忆有几种分类方法,便于理解学习过程的分法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两种: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非陈述性记忆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通过行为间接地表现出来的记忆信息,通常还可以分为程序性记忆和条件反射等。其中,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回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生活中怎么分辨呢?比如:“在学习游泳之前,我们可能读过有关的一些书籍,记住了某些动作要领,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以后我们经过不断练习,把知识变成了运动技能,真正学会了在水中游泳,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

 

01

 

睡眠对记忆的影响

    

1、睡眠能增强和稳固非陈述性记忆

 

“多数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即睡眠对非陈述性记忆巩固的影响主要为增强和稳固。例如,视觉分辨任务、视觉搜索任务、手指序列敲击任务和序列反应时任务等研究都发现,训练后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间隔,睡眠组被试成绩较睡眠前有所提高,而清醒组被试的两次测试成绩却没有显著性差异。”

 

2、一晚不睡记忆损失两晚补不回来

 

“而且,对于非陈述性记忆,一晚上睡眠剥夺诱发的效应会较长时间地持续。研究发现,视觉分类任务的表现在最初训练48到96小时后显示出最大的提高,即使中间没有练习,然而,如果被试在学习一项视觉分类任务后被剥夺了一晚上睡眠,即使经历了两整晚恢复性睡眠使警觉性恢复到正常水平,他们的表现较第一次测试也不会有所提高。”

 

3、睡眠能促进陈述性记忆的保持

 

“经常用词语配对联想学习任务来检测睡眠对陈述性记忆的巩固效应。这些任务要求被试学习一系列关联的词对,在一段时间的睡眠或者清醒之后,根据所给的线索回忆。通常,在这些研究中,学习后睡觉的被试比清醒的被试记忆保持更好。”不过,“陈述性记忆痕迹容易消退和遗忘,会抵消睡眠产生的记忆巩固作用。因此,睡眠对陈述性记忆的巩固作用,通常看作在随后的提取测验中表现为较小的遗忘。”

 

研究睡眠影响时为了精确性把这两种记忆分别看待,但实际生活中这两种记忆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认为,陈述性记忆系统与程序性记忆系统与不同的脑结构相关联。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些记忆系统并非独立的体系,学习任务不会只引起某一个记忆系统的激活。”而总体来说,“很多研究证实睡眠对陈述性和程序性记忆均具有巩固作用。与一段时间的清醒相比,学习后睡眠促进了陈述性记忆的保持,并且提高了程序性记忆的表现。”

 

可见,要有好的考场发挥,良好睡眠的作用不可小觑,甚至在考试之前几天就需要保障睡眠的质量了,这和熬夜点灯临时抱佛脚的备考习惯可不太一样;尤其是思路类的解题技能,比文字类的内容更受影响。在这里,安然睡眠管理想善意地提醒各位同学和家长,晚睡不仅有害健康,还可能有碍发挥,不如把努力用在平时,考前好好放松。

 

参考文献:辛斐,袁宏.《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