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人到中年,需要面对许多无奈的隐性增长,比如血压、血脂、血糖……唯有一项减少,非常显性,让人更为无奈甚至抓狂,那,就是脱发。
都说经常熬夜会导致脱发,今天分享《三种常见脱发性疾病与睡眠质量和情绪因素的相关性调查》这篇研究,一起来看看脱发与睡眠的关系。
01
常见的脱发类型
常见的脱发,大致有三类,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俗称“鬼剃头”)。
生理性脱发主要是由于皮下组织微丝血管网络的萎缩退化引起的,包括自然脱发、婴儿脱发、产后脱发、老年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男性型脱发,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参与、且依赖雄激素作用的特征性秃发。多见于男性,常在20 ~ 30 岁发病,进程一般较慢。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以青壮年多见,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毛发能再生,脱发亦能再发生,睡眠习惯和生活习惯改变是其重要的发病诱因。
02
睡不好与脱发并存
该研究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来观测各类脱发者的睡眠质量,发现: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睡眠状况有一定影响,斑秃患者存在睡眠问题。
从PSQI 的7 个组成部分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脱发者青年组主要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上存在差异;
壮年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上有统计学差异;
而在中老年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有差异,3 个年龄段在入睡时间、睡眠障碍上均有差异,并且数值有递增趋势。也就是说,与健康组对照,脱发者随年龄增加,伴有更明显的睡眠障碍。
03
斑秃女性位于鄙视链底层
该研究发现:从性别角度分析,男女两性脱发患者在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总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并逐渐增高,且3 种脱发情况中女性患者的得分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患者睡眠问题更严重。
如果用大白话来解读,脱发者睡眠质量的鄙视链是这样的:生理性脱发男→生理性脱发女→雄激素性脱发男→雄激素性脱发女→斑秃男→斑秃女。
04
焦虑情绪亦是脱发诱因
有研究表明,应激始于大脑皮质,在前额皮质及边缘系统是情绪加工的重要脑区,皮质- 边缘系统能对情感和精神刺激产生应激,应激引起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轴与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紊乱,使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易感性增加。所以患者焦虑情绪可能也通过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轴(HPA 轴)及交感- 肾上腺髓质轴(SAM轴)系统起作用。也就是说焦虑情绪会使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易感性增加。
本研究中发现:男女性脱发患者中,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贝克焦虑量表(SAS)》评分上高于健康对照组,并逐渐升高。可见,焦虑情绪亦是脱发的重要诱因,且焦虑程度会影响脱发程度。
05
好睡眠助长好头发
斑秃、雄激素性脱发等脱发性疾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随着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医学家恩格尔关于生理- 心理- 社会的医学模式的提出,脱发患者的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斑秃与一些负性心理精神问题之间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在睡眠指数、焦虑情绪均存在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各类脱发者的睡眠问题与情绪焦虑之间存在正相关。
可以说,研究发现各类脱发者的睡眠障碍和焦虑情况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两者的轻重与脱发程度有很大相关性。在我们之前分享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情绪和睡眠问题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而好睡眠会带来好心情更是众所周知。所以,关注睡眠健康,提升睡眠质量或许是脱发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呢。
如果你正被每天清晨枕边七零八落的头发困扰,不妨也关注一下自己的睡眠健康,悦安然祝愿大家深夜来临有浓浓的睡意,清晨醒来有浓密的秀发。
参考文献:王端,徐巧瑜,雷霞等.《三种常见脱发性疾病与睡眠质量和情绪因素的相关性调查》〔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12(6)
时间管理学得再好,你也只关注了2/3的人生,因为睡眠占据着我们每个人近1/3的生命,而这常常被处于喧嚣都市中的你,忽略……“睡眠科研精览”栏目,为您精选睡眠科学顶级科研成果,伴您一起,关注完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