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睡眠是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生理活动,占据人类生命近1/3 的时间。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均可造成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今天一起来看看《睡眠障碍与社区居民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这篇研究,了解睡眠质量与骨密度的关系,拓宽骨质疏松防治思路吧。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近年来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史调查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13%,而女性的罹患风险是男性的3 倍。
睡眠障碍是指影响日间活动及生活质量的睡眠质、量和时序上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睡眠浅多梦,早醒等。
该研究选取2015 年9 月—2019 年4 月在西南大学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完成桡骨远端骨密度检测以及综合健康测评问卷的汉族成年人10818 例。采用双能X 线检测法(DXA)测定骨密度,根据T值判定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并计算其检出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质量。
研究对象中轻度睡眠障碍5033 例(46.53%),中度睡眠障碍4133 例(38.20%),重度睡眠障碍1652 例(15.27%);骨量减少3652 例(33.76%),骨质疏松症1604 例(14.83%)。
01
睡眠障碍障碍越重,骨量越低
最近的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机制,睡眠障碍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该研究中发现:
1、睡眠障碍程度与骨量异常呈正相关:该研究发现随着睡眠障碍程度的加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骨量异常的检出率逐渐上升。
2、上述相关性无性别及年龄差异:该研究发现20至60岁以上各个年龄段,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睡眠障碍程度加重,骨量异常检出率逐渐上升。
02
睡眠障碍增强骨破坏,抑制骨生成
该研究发现骨量异常的检出率随睡眠障碍程度增大而增加,提示睡眠质量的降低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在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The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激素调控的研究中发现,持续睡眠障碍会刺激HPA,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the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和皮质醇(cortisol,COR)的分泌增加。皮质醇通过降低骨髓基质细胞的分化能力而抑制骨生成,同时增强破骨细胞功能促进骨吸收,除此之外还抑制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最终导致骨破坏大于骨生成,引起骨密度降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
03
睡眠对维持骨代谢平衡至关重要
一项大鼠睡眠剥夺实验结果显示,在睡眠时间持续减少的实验组,其成骨标志物低于对照组,即睡眠障碍大鼠的成骨细胞活性降低,提示睡眠质量对于维持骨代谢的平衡状态起着重要作用。
04
睡眠质量影响骨量维持相关激素分泌
本研究中,重度睡眠障碍男性在40~49 岁和50~59 岁年龄段骨量异常的检出率(40.17%,68.26%)高于该区域城区一般居民相应年龄段群体(32.26%,39.67%),且中、 重度睡眠障碍女性在40~49 岁和50~59 岁年龄段骨量异常的检出率(54.66%,74.35 %)亦高于该区域城区一般居民相应年龄段群体(26.84%,55.04%),提示长期的睡眠障碍会破坏机体内骨量维持相关激素分泌的稳态,造成骨量流失。
看完这篇研究,小编也是惊得脖颈发凉,看来睡眠障碍对人们身心的负面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深广。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这些词近年来随着铺天盖地的补钙广告让人不得不耳熟能详,身边也有不少朋友从20出头就在开始注意补钙。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补进去的钙质,是否补得起睡眠不足中悄无声息流失的骨密度。悦安然不由得在此倡议,请点击“在看”,让更多人知道:保护骨骼健康,从睡好开始。
时间管理学得再好,你也只关注了2/3的人生,因为睡眠占据着我们每个人近1/3的生命,而这常常被处于喧嚣都市中的你,忽略……“睡眠科研精览”栏目,为您精选睡眠科学顶级科研成果,伴您一起,关注完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