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是什么?怎样判断一个催眠师是否专业?悦安然2015年开业以来,身边很多朋友都问过我这个问题。
从业时间越久,我似乎越是无法用一句话来精确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我来分享一段亲身经历吧,我也是在其中找到了确切的答案。
2017年7月22-2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京举办的首届中国临床催眠大会暨国际催眠治疗高峰论坛,更有幸得到了一个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催眠,是什么,好催眠师是什么样子。
专注认知催眠疗法解决睡眠问题多年,作为一名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催眠师,我知道关于“催眠,是什么”的若干种答案,催眠是一种解离,催眠是一种体验,催眠是一种状态,催眠是一种心理生理现象,催眠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互动的结果……关于催眠,有许多角度的定义。而在参加这两天的论坛中,在观摩国际上几位顶尖级催眠大师的现场演示后,我终于有了我心目中的定义:催眠,是资源“利用”的艺术。
分享两个现场演示片段,相信你会更清晰的了解,专业催眠治疗的正确打开方式……
生活在北京,你能每天和心仪的美景来个约会吗?
答案是:能!
7月23日9:00时,北京龙城丽宫酒店一楼重庆厅,一场现场催眠教学演示正在进行。催眠师是Claude Virot, M.D. 国际催眠学会(ISH)现任主席,法国急救协会主席;被催眠者是一位女士,参会志愿者。
(催眠开始前)
催眠师:请你描述一处你最心仪的景致。
被催眠者:我想到的是内蒙大草原。
催眠师:很好,告诉我一些细节。
被催眠者:无边无际的草原,满眼的绿色,宽广无边,让人一下子心胸开阔。天很蓝,白云是一朵一朵的……远处有羊群……
催眠师:除了视觉,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被催眠者:空气中有草的清香,太阳晒着有点热……
(催眠中)
催眠师:好,现在我们来开始催眠,请允许我拿起你的手腕,并邀请你的手臂随我一起动……(催眠师运用导入技术,带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确认其已经进入催眠状态后)
催眠师:好,现在你可以到你刚才提到的最心仪的景致里去了,你来到内蒙古大草原……看到无边无际的草原,可以想象到吗?(对方点头)……满眼的绿色……宽广无边……你感到一下子心胸开阔吗?(对方点头)……天很蓝,白云是一朵一朵的你看到吗?(对方点头)……远处有羊群你看到吗?(对方点头)……你闻到草的清香吗?(对方点头),你感到太阳晒着有点热吗?(对方点头)……好,你可以在这个美丽的草原中多呆一会(对方脸上是非常愉悦、轻松、享受的表情),过一会儿,我会请你带着这个美丽景致给你的所有美好感受,回到现实中来……
(催眠后)
被催眠者: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真实的闻到的草的清香和感到了太阳照在身上的热度……我现在的心情和状态,就像刚旅行回来一样好!
读者,此时你也许惊讶于被催眠者的“身临其境”程度,而我当时最为惊讶的是催眠师几乎每一句话都是被催眠者的原话,看似简单的重复,却让我敬佩于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忠实于被催眠者自身的“资源”,才是对资源最负责任的利用。没有催眠师的意志导向,更没有添油加醋的“诱导”,专业的催眠就应该如此安全,它只是一种注意力高度专注聚焦的体验,邀请人们在体验的多个感官水平做出反应,从而有目的的去利用这些已有的个人资源,比如,把旅游中美好的感受唤醒并带回到身心,让身心状态保持在良好的状态里。
十多年前那场事故,她到底遭遇了什么
7月23日16:50,北京华美达酒店一楼嵩山厅,一场现场催眠教学演示正在进行……催眠师是Giuseppe de Benedittis,M.D. Ph. D国际催眠学会(ISH)副主席、意大利催眠学会副主席。被催眠者:一位20多岁女士, 15岁时,可能经历了一场交通事故,只记得在去往学校的路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醒来自己在路旁的沟里,正被同学救起要送往医院。她对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失忆,多年来一直很希望找回事故现场的记忆。
(催眠师用导入技术带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后)
催眠师:我们在生活中,日历总是被一天一页的撕掉,当我们想要回到经历过的某一个时刻,我们可以想象,日历在一页一页的被粘回来,一页一页,日子一天一天往回翻,一天,一天,一个月,一年……你回到了对你来说很重要的那天……
被催眠者:(坐在椅子上,双臂前伸,手扶自行车把的样子)那天我骑着自行车……
催眠师:在催眠中,你回到那一天,你的描述会都是现在进行时,来,试着用现在进行时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被催眠者:(坐在椅子上,双臂前伸,手扶自行车把的样子)我骑着自行车,在去往学校的路上,我看到车筐里的复读机……我看到车把上挂着的水杯,那是爸爸给我买的水杯……我看到前方的学校……我不确定,不确定那是学校(此时,被催眠者突然双手做捏车闸状,脸上出现焦急的表情)。
催眠师:你知道你的手在动吗?你的手在干什么?
被催眠者:我在捏闸(焦急的反复一直在做捏闸的动作,并且突然泪如雨下)
催眠师:你为什么要捏闸?
被催眠者:我想要慢下来,我想停下来(声音很大,很激动)
催眠师:你停不下来吗?车闸坏了吗?
被催眠者: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边哭边说,声音很激动)右后方有车!
催眠师:什么车?
被催眠者:卡车吧,我看不到,我只感觉有车,我想停下来(泣不成声,双手一直在用力的捏闸)
催眠师:车在你后边,你在看着前方的路,你确实不一定能看清那是什么车对吗?
被催眠者:(只是哭,万分焦急的双手不停在捏闸,坚持了有两分钟左右,突然,放下双臂)我的胳膊好累呀,我好累呀……(说着,头靠在椅背上,精疲力尽状)
催眠师:有时,记忆像是个伤口,对伤口,要清理一下,然后上点药,也许是一边清理一边上药……伤口会长好,也可能会留个伤疤,这伤疤会提醒你那段经历……带着那段经历的记忆回来吧,带着其中重要的经验,放弃对你没用的东西……伤疤长好后,伤就不在了,不再有割裂感,不再有断层……好,我会从10数到0,你会随之回到现实中来……
(催眠后)
催眠师:你觉得刚才的催眠对你有帮助吗?
被催眠者:有……是的,有帮助。我……我还是挺惊讶于我为什么会痛哭……我也不确定我在催眠中想到的就是真实的记忆,或者是我的想象……
催眠师:是的,我们不能确定任何人在催眠中想到的或体验到的是事实还是想象,但你所说的帮助是什么呢?
被催眠者:我现在……觉得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催眠师:也就是说,你不再是记忆的奴隶了,是吗?
被催眠者:(呼了一口气,表情轻松了很多)是的。
(全场掌声雷动……)
请原谅上述的场景描述,不能像现场我感受到的那样精彩,这些是我仅凭记忆的复述,因为这种现场催眠教学演示为保护被催眠者隐私,是不允许录音录像的。现场我最大的感触是,催眠师把自己打造成一面镜子,除了被催眠者自有的资源,催眠师尽量不做任何的添加,才能最安全,也最有效的帮助被催眠者。而这面镜子的清晰度,就取决于催眠师对“我”的打磨,磨到“无我”才是最高境界。
正如我曾在书中读到的:现代艾瑞克森催眠治疗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资源“利用”,来访者的任何特点,包括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怪癖、僵化的规条、症状等都是资源,都可以加以“利用”为来访者带来改变。哪怕是所谓的“弱点”、“缺点”都可以作为资源为人所用,给人带来生存的便利,让人成长和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弱点和缺点。
催眠,这种资源“利用”的巅峰体验,有没有让你对自己,对身边的所有人,有一种全新角度的解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