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情绪自由的三部曲,是一个人的独奏

作者: 日期:2025-09-16

说到情商高,你会想到什么?

 

会说话、有眼力价儿、亲和力强、能察言观色……总之,情商高的人总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适。

 

可是,也有不少朋友,在努力提升情商的路上,觉得越来越憋屈。

 

前些天,就有位朋友说起自己追求“高情商”的坎坷。去年底,他入选公司梯队培养对象,参加了一系列管理能力测评和培训。“说话太直接,不留情面”是测评和同事们评价中突出的反馈。“情商”有待提高,对他来说触动很大。

 

于是,他今年时时处处提醒自己,多留心观察,多注意言行,出言前必三思。可是,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他发现自己小心翼翼注意好好说话,非但没有让他左右逢源,反而让他经常欲言又止,犹豫不决经常掂量话说得是否妥当,自信心都受到了打击。甚至有好友“投诉”他没以前那么直爽,不敢跟他畅所欲言了。

 

高情商,就是会好好说话吗?这其实是个误区。

 

01

 

被误解的高情商

 

关于情商,在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解释。

 

情商,是情绪商数的简称,它代表的仅仅是一个人的情绪智力的指数。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和新罕什尔大学的梅耶所提出。

 

其中,情绪智力包含以下几种能力:

 

第一种是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我们能及时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并恰当的表达。

 

其次是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简单理解为,可以将注意力指向重要信息的能力;当情绪从乐观转为悲观时,能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从而使自己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都能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

 

然后就是理解、分析情绪,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能降低消极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增强积极情绪的作用,对各种情绪保持开放接纳的心态,转化自如,最终实现“情绪自由”。

高情商,不止外在表达,更看内在化解。高情商并不是说好听的话,更不是为了让别人高兴说违心的话,委曲求全。高情商不光表现在对外的表达,更体现在是否能以自我情绪为核心,是自己和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

 

 

02

 

情绪管理的几个层次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情绪说来就来,饿了就哭,高兴了就笑,情绪转变比变脸还要快,总之孩子没有情绪管理的概念,随意发泄,毫无顾忌。“孩子脸、六月天”这是情绪未加管理的初始层级。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逐渐意识到情绪会坏事,尤其是负面情绪,当我们带着情绪工作时,常常找不到头绪,甚至会冲动做出错误决策。意识到这些,我们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能识别,尝试控制,是情绪管理的第二个层级。

 

“你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你的视界会决定你的世界,如果你把情绪当做问题,那你就一定会想法设想利用手中的锤子消灭他,这样反而会陷入它设下的陷阱里。”

 

所以尽管负面情绪会给我们“捣乱”,但不能一味压制情绪,有时越刻意想消除某种情绪,情绪的小炮仗越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爆发出来。这就到了情绪管理的第三个层级,对负面情绪不仅是克制,还能找到发泄口,对情绪是管理,而不是控制。就像治水,要疏通而不是封堵。

 

03

 

如何实现情绪自由?

 

1、情绪自由,先要找到情绪所在

 

情绪自由,可谓情绪管理的最高境界。万丈高楼从地起,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先找到“情绪”。

 

比如,同事当众跟你开玩笑,没太注意场合分寸,让你感到尴尬甚至愤怒。想要控制住自己的状态,不是即刻火冒三丈,正确的方式不是咬着牙在心里说“忍一忍“。你会发现,在情绪爆发的当口,越是想要压制住情绪,情绪爆发火力越大。更有效的方法是,找到情绪所在,说给自己听。

 

比如,在身体上找找看,这份尴尬和愤怒在哪呢?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了?是脸上发热吗?是心跳加速吗?是不经意在皱眉在握拳吗?找到情绪的表现形式,然后说给自己听(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说出声音会效果更好):“我知道,我感觉到脸发热,心跳快,我感觉很生气”。

 

当你把当下的情绪反应“捕捉”到,并大声报告给自己的信息中枢(大脑),会立刻感觉到刚才被报告的情绪感受在减弱。于是不再那么尴尬或生气了。

 

这时,所谓“三思而后行”才真的会起作用,因为你的大脑不是被情绪感受所充斥,而是真正有足够的空间来思考如何应对局面。如若不然,大脑被情绪充满,意识区没有空间理性思考,只能靠潜意识“战斗-逃跑”反应模式来应对局面。那结果不是匆匆逃离便是反唇相讥。

 

2、情绪自由,要会挤掉负面情绪泡沫

 

什么是负面情绪泡沫呢?简单讲就是事实和想象的差距,那些被我们想象出来,被自己放大的恐惧和不适都属于情绪泡沫。

 

比如要考试了,考前一周就开始睡不着觉,惴惴不安,总担心自己考不好;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汇报,汇报开始时领导面无表情,心想完了完了,一定是自己工作没做好……这样的负面情绪泡沫,常常会出现我们的梦里,所梦即所思。

 

挤掉这些泡沫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真正的负面情绪如何释放。

 

说到情绪释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运动、听歌、蒙头睡一觉等等。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任何一种情绪出口都必须遵循无破坏性原则。很多人喜欢化悲愤为食欲,不开心的时候就来一次暴饮暴食,这样做虽然情绪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负面情绪并没有消解,只是暂时进行了转移,不能长久维持。

 

3、情绪自由,试着“重写”情绪源头

 

心理学家埃利斯曾提出了情绪管理的ABC法则,A(activating event )指的是具体的事件,B(belief)表示我们针对此事的理解,C(consequence)则是最终呈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以及行为结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踩狗屎。


假设你不小心踩到狗屎,这是事实A,你觉得非常倒霉,这是认知B,进而生气便是情绪C。而有些人却觉得不小心踩到狗屎会带来好运,有个说法不就是踩了狗屎运嘛,这便是他的B,而由此带来的C便是开心的。


同样一件事,换个角度去理解,“重写”情绪的源头,情绪体验就会发生变化。此外,很多时候,负面情绪的产生往往会脱离事实A,特别是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评价时,本来是对具体事件的评价,我们常常会上升到他对我这个人是不是有意见?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自然不会自由,是以别人的意见为转移的。

 

找到当下的情绪所在,删除虚幻的情绪泡沫,试着重新看待引发情绪的事件本身。当你能够随时随地把这三个法则变成自己潜移默化的思维习惯,相信你一定能更深刻的理解“情绪自由”的境界了。

 

所谓“自由”,不论是情绪、财务、身心哪方面,其实都是需要向内寻找,而非向外追寻,万变不离这句:安于当下即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