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一盘那些让人 “躺瘦” 的“潜规则”

作者: 日期:2025-09-16

暑假很多人都沉浸在烹饪美食的乐趣中,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日渐“心宽体胖”,不少人暗自狠狠的立下了减肥目标。

 

说到减肥,大家也是“各显神通”,跑步打卡、开启轻食模式、去健身房挥汗如雨,减肥产品也是层出不穷。

 

“好不容易瘦了几斤又反弹了”“各种方法都试过了,身上的肉还是纹丝不动”“每天吃草,难受想哭”……在减肥这条路上,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躺瘦”也绝非神话。除了“管住嘴、迈开腿”之外,下面这些让瘦身事倍功半的心理“潜规则”你不可不知。

 

01

 

潜规则一:越节食,越想吃

 

在给大家支招前,先来说说减肥的一大误区——节食。

 

1、越节食,我们对食物越想念

 

从前在一座大山脚下住着一群山民,有一天,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他对山民们说:“我知道一个咒语,可以点石成金”,并且叮嘱山民:“你们在念这个咒语的时候,一定不能想到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否则咒语就会失效”。客人走后,山民们虔诚地念起了咒语,但是他们越是提醒自己不要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却越是清晰地想起来。

 

这个寓言故事中的山民,就好像是尝试控制饮食的我们,而那只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则对应着我们想要控制不去摄入的食物。研究发现,越是想要控制自己不去吃东西,就越容易注意到食物,食欲也会随之增加。

 

2、节食后,容易陷入反弹的恶性循环

 

通过节食减肥的人往往会进入“节食-反弹-再节食-再反弹”的恶性循环。

 

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曾经为了减重严格控制饮食,几个月后她痛苦地减到了145磅,几年后她的体重飙升到了237磅,研究者还把这个现象叫做“奥普拉悖论”。我们的身体是很聪明的,为了避免哪天“闹粮荒”,身体在节食之后,会尽可能多的囤积脂肪,以防下次能量缺乏。

 

彼得·赫尔曼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成节食者和非节食者两组,每组分成3个小组,第一组空腹几个小时,第二组只喝一小杯奶昔缓解饥饿,第三组是喝了两大杯奶昔。然后他们被要求完成一份关于曲奇饼的评价表,并且可以无限制地吃各种曲奇饼。非节食组喝了两大杯奶昔的被试者只是轻轻咬了一下曲奇饼就迅速填表了,而同样喝了两杯奶昔的节食组被试者却意外地吃下了比空腹几小时的人还要多的饼干。

 

一般来说,节食者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卡路里摄入量,然而一旦这个量超出了预定范围,他们就会认定计划泡汤从而任由自己大吃。心理上的厌恶、罪恶感超过了身体发出的“我吃饱了”的信号,从而使节食者的欲望更加不可抑制。

 

3、节食者更容易会通过食物来发泄情绪


节食是一个很耗损意志力的过程,其本身很容易变成一种内在压力。

 

曾经有心理学家招募长期节食的年轻女子,给她们看催泪的电影,然后要求一组节食者要压抑内部和外部的情绪反应,而另一组节食者可以任意表达情感;同时,每人都有一大桶冰淇淋可以任意吃。

 

看完电影后,实验者发现被要求压抑情绪的一组比另一组吃掉了一倍多的冰淇淋。研究认为吃掉更多的冰淇淋不是因为她们的心情,而是为了抑制情感的表达,她们相对消耗了更多的意志力,从而用更多的冰淇淋来弥补。

 

我们应该都有类似的经历,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想吃点东西发泄一通。食物虽然不能长久地解决那些让我们难过的事情,却是简单粗暴、效果来的最快的方法。而节食身体处于损耗状态下,会让你对一切的感觉比以往更强烈。

 

此外,“压力胖”是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当潜意识想要帮你抵御压力时,就会积极囤积脂肪以备你应战压力源。所以,如果节食本身已变成你的内在压力,结果就只会适得其反。

 

02

 

潜规则二:碗的大小在影响你的食欲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首先,请将手机号码后三位除以2后加100后,得到某个整数(四舍五入)。然后,请你根据得到的数据估计匈奴王阿提拉逝世的年份(公元后)。

 

这是什么问题?事实上,这两者确实没什么关系。但有趣的是,据统计无论答案是多少,在我们无法做出准确估计的前提下,我们做出的估计往往会分布在我们最初得到的数字附近。比如,手机后三位为233的同学,可能更倾向于估计在217年左右;而尾号996的同学,则可能更倾向于估计在598年左右。

 

换句话说,我们在对某件事情进行估计时,很容易受到我们最初接收到的信息的影响,心理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之为“锚定效应”。

 

回到减肥这件事上,吃东西时,我们往往需要某个容器来装载食物,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容器往往暗藏着玄机。研究发现,比起使用小碗,使用大碗吃东西的实验参与者倾向于吃更多的非健康食品(高热量食品等)。从锚定效应来看,如果我们最初看到的碗容量越大,我们对自己食欲的估计可能也会越大,随之摄入的食物也就会越多。想要管住嘴,不妨换个小碗试试。

 

03

 

潜规则三:吃饱了吗?大脑回复这个问题需要时间

 

在一项调查研究中,肥胖者被分到两组,每组都吃等量卡路里的食物,其中一组需要数出他们在吃的过程中嚼咬的次数,另一组则不计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数出嚼咬次数的那组肥胖者减掉了更多重量,而且很快对自己的体重感到满意。

 

我们的大脑需要大约20分钟才能感知到饱腹感,如果我们吃饭过快,在大脑感知到饱腹感之前肚子就饱了,但大脑就有可能传达“还能再吃”的错误信号,因此极有可能吃撑。此外,吃饭时,平均花费1分43秒、咀嚼137次与平均花费8分17秒、咀嚼702次相比,消耗的卡路里分别是7和180。

 

04

 

潜规则四:有乐透做奖励,吃半饱也不饿

 

在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店都有儿童套餐,通常是食物外加一个小玩具。实验发现,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通常会为了小玩具或者现金奖励转而选择仅吃一半的食物,这种现象就是儿童套餐效应。

 

在实验中,成人被试在整份午餐和半份午餐加乐透的套餐中,更多人选择了套餐组合。在之后三天实验中,被试都延续选择了更少的食物。有趣的是,比起指定的现金奖励,人们更愿意选择抽奖乐透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些选择了半份食物的被试,在当天实验结束后,甚至第二天也都并没有暴饮暴食来弥补这一顿的少吃饭。

 

心理学家Reimann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不确定的奖励能更好的让我们出现情绪激起,这种情绪激起通常在赌博行为和体育比赛中很容易被发现。这种让人开心的心理奖励,能够让我们战胜少吃东西带来的不愉快,而在整体上让我们即使吃了更少的东西还能心满意足。 

 

05

 

潜规则五:不睡和变胖是“天生一对”

 

为了不让减肥前功尽弃,一定要戒掉“熬夜”,否则很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2017 年,一项对现有 28 项研究的回顾发现,只上夜班的工人比轮流值夜班的工人肥胖或超重的可能性高29%。Uppsala 大学的Cedernaes教授及其同事之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短时间的睡眠不足也会导致人们摄入更多食物并更倾向于选择摄入高卡路里食物。

 

正如我们之前多次提到过的,研究表明,与控制身材有关的“成长素”“瘦素”等激素都是在深度睡眠中才开始分泌的。睡得少,睡不好,都会影响到这些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身体发胖。

 

更复杂的是,肥胖增加了睡眠时呼吸暂停的风险,这种呼吸问题本身就会扰乱睡眠质量,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06

 

潜规则六:想瘦就瘦,关键在于相信

 

我们常说“心想事成”,其实也是有一定心理学依据的。1964年,耶鲁管理学院提出了期望理论,当我们期待着一个积极的结果,并且相信我们能实现这个结果时,就会有动力去付诸实践,实质就是自我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1、要素一:定一个自己相信能实现的目标

 

对减肥来说,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循序渐进。比如,刚开始实施减肥时,与其定一个一周减一斤的目标,不如只定一个这一周不在外面胡吃海喝的目标。

 

最后,对结果的控制感同样影响到我们的预期值,如果结果超出我们控制的能力范围,那么动力也会相对降低。除了强烈的减肥愿望,我们还需要储备一些减肥知识,比如该如何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等等。举例来说,在减肥前,如果我们能充分学习到减肥会有瓶颈期,那么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保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因为这种情况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中。

 

2、要素二:相信自己会瘦才奏效

 

当人们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促成好的结果的产生,并且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时,那么人们就会有很强的动机去完成。比如,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喝水都会胖,而别人怎么吃都吃不胖,那么你就很难有强有力的动机去减肥。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奖励来强化工具性给我们带来的动力。比如上文中说到的,定个一周不在外面胡吃海喝的目标,如果都坚持下来那么周日可以奖励自己喝一杯奶茶,会让我们有更强的动力在下一周继续坚持。

 

3、要素三:相信瘦下来有价值,身体才肯瘦

 

简单来说,如果做成这件事,对我们个人本身没有太大益处,那么这件事的价值就很低,完成的动力也很低。我们在工作中就曾经遇到过一位相声演员,他挺苦恼自己怎么也瘦不下来,在我们用认知催眠帮他寻找这背后的心理原因时才发现,其实他更深信幼年时师傅说的,相声演员要胖一点才更有喜感,更讨人喜欢。所以,如果一位姑娘天天喊着减肥,但其实心里深信:柴火妞好看没人疼。那她就很难实现瘦下来。

 

工作中我们也经常被问到关于催眠减肥的事,其实身材的胖瘦,基本上是由潜意识来决定的,如果不了解潜意识的规则靠意志力减肥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很多人是在压力大、睡不好、有心理缺失未满足、不相信自己会瘦、不相信瘦有好处等等,潜意识绝不肯瘦的情况下,屡战屡败再屡败屡战浪费了很多精力。

 

在我们所进行的认知催眠调理中,就是让人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有效促进自己与潜意识的沟通,从而让潜意识带领自主神经系统来执行“瘦身”的任务。

 

塑身,归根结底是劝说潜意识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当潜意识完全同意你的体形选择,不再有心理上的阻力,瘦下来,保持好身材会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躺瘦不是不可能,那么,试着跟你的潜意识谈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