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呼吸,每天与我们如影随形,但正是因为这样,反而更容易被我们忽略。一个人的呼吸,其实能反应出很多问题,比如说睡得好不好。
不信?来观察下自己的呼吸试试看,观察下吸气的深度,你吸入的气息能到达哪里,咽喉?胸腔?腹腔?还是能实现传说中的“踵吸”?再看看呼气的速度和彻底的程度,呼气时你感觉一口气彻底呼出了吗?速度均匀吗?是先快后慢,还是先慢后快,会不会半途中被抑制住?
在我们认知催眠调理的实践经验中发现,睡前焦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拖延不睡的人往往吸气比较浅且短促,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入睡困难,夜间经常做梦睡眠浅的人,呼气往往非常非常轻,甚至会半途“卡”住。
01
深呼吸中,他只肯吐一半气
A先生(化名)有轻度抑郁倾向,两三年来,入睡困难,夜间常莫名醒来,早上经常早醒。在为他做头两次催眠调理中,发现在需要他做深呼吸配合催眠师指令的过程中,他的呼吸“气若游丝”,于是我专门带着他做深呼吸练习,并告诉他试着快速彻底的呼气。他吸气时还比较顺畅,呼气时看他放松呼到一半时,突然“卡”住一样,又变得“气若游丝”了。
催眠调理后,我问他:“为何呼气时会刻意抑制?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像呼吸这样不肯放松的?”
A先生沉吟片刻,像是一边在头脑中搜索一边说:“我好像就没有什么时候是真正放松的。当你问到我呼气时为何会卡住,我突然意识到,这跟我平时很多事,甚至可以说是凡事我都觉得不要太开心太得意有关,即使我做得很好、自己很满意也要克制,不要表现出来”。
“那么,如果表现出来会怎样呢,你在担心什么?”我接着问。
“好像……我经常觉得表现出高兴,好事就会不属于我了,福气就会跑掉……”
当问及“表现出高兴福气会跑掉”这个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A先生表示很模糊了。
我们且先不去分析A先生的习惯性思维以及背后的核心观念,如果连呼吸都需要收敛着,可想而知,他的生活中每天有多少潜在的压力。
科学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呼吸上也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一般来说,抑郁症患者的大脑额叶前部皮质层的特定区域处于停滞状态,因此会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充满悲观情绪,说话语速慢,说话时“气若游丝”。
02
临睡前,越想安静呼吸越急促
C先生(化名)近两年来有个让他自己很奇怪的现象,每到睡觉前,当他开始准备去睡觉,或者觉得应该去睡觉的时候,总是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的情况,那种感觉好像遇到什么紧张的事。
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呼吸急促?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第一次在公司大会上做工作汇报、第一次站在舞台上表演……看着台下黑压压一片,你突然感到心跳加快,扑通扑通,感觉心脏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这个时候的呼吸急促,表达出了我们当下的状态,紧张、有压力。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因为长时间的加班,再加上与新领导不合,导致C先生他在工作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又不愿意和家人吐槽发泄,只能自己忍着。当他感到困了,准备睡觉的时候,意志力稍事放松,潜意识里积累的焦虑浮现出来。
说到呼吸短促,有焦虑情绪的人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这种症状的产生,是因为焦虑在试图提醒我们远离那些让自己恐惧的事物。尽管这让我们身体感到不舒服,但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当遇到危险,即使是工作带来的压力感,我们的身体也会积极调动起来,像遇到猛兽一样,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让我们可以跑得更快战斗更勇猛。
03
圣人之吸以踵
关于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里提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呼吸这件事,太熟悉,但并没有几个人认真去观察过自己的呼吸状态。
古人常讲修行,而修行要从呼吸下手,这是为什么呢?息息归根,我们呼出去就为阳,吸入就为阴。《庄子·大宗师》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圣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庄子在这里提到的“圣人之吸以踵”,怎么理解呢?吸气吸到脚后跟?这当然是不可能,这里只是一个比喻,正确的呼吸要让双足也能随之开阖运动,双足都能随呼吸开阖运动,颅骨、胸廓、骨盆也都必然随着呼吸开阖。
通俗点说,“吸至于踵”就是很深的呼吸,就是每次呼吸都有通达全身的舒畅感。这样的呼吸状态,将非常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缓解压力及焦虑、抑郁情绪。如何才能达到呢?
04
腹式呼吸法
相比胸式呼吸法,深呼吸法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更多地二氧化碳,提高机体供氧效率,保证身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从而让机体更加放松。同时腹式呼吸,通过腹腔鼓胀-内缩发力,还有效的促进了腹内脏的气血循环。
练习步骤如下:
晚上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双腿双臂伸直舒展开,先有意识的让全身放松下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先感受下自己呼吸的状态。然后试着靠膈肌下沉、腹部的膨胀来带动吸气,感觉气息先充满腹腔,然后充满胸腔,充满咽喉及口腔,然后,逐步呼出咽喉及口腔的气息,呼出胸腔的气息,呼出腹腔的气息,这时腹部会内缩。过程中,腹腔的鼓胀-内缩不要太用力,意念到了即可,呼吸的速度可以试着比平时放缓,延长,以自然而然、自己是舒服的为原则。
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可喜的是,我们都随身携带着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阀门,那就是呼吸。它是最容易得到的、又最容易被忽略。打开呼吸的阀门,在一吸一呼的节奏里,慢慢卸下沉重的包袱,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越来越轻,让每一寸肌肤得到放松,重新感受窗外的一棵树,天上的一朵云,你会发现那个欢喜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