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逼近,孩子抑郁了怎么办(下)

作者: 日期:2025-09-16

上一期聊到本着“多喝水,多休息”的原则,并不是不能带着“重感冒”完成迫在眉睫的行进任务。

 

这既需要家长和孩子积极面对现实,努力调整心态,也需要运用科学的心理干预措施,

 

接下来悦安然与您分享我们在工作中得出的一条经验:有一种冲刺叫“放松”

 

01

 

直面“无力感”,允许自己休息

 

 

“跑不动,又不肯停下来”是考前出现情绪问题的孩子们身上最普遍的现象。

 

这些孩子们心里会出现两股势力不断的撕扯,一个声音是“时间紧迫,不加把劲儿岂不是自甘堕落”,另一个声音是“真的没劲儿了,救命啊,不要再逼我”,

 

掉进这个撕扯的内耗中,焦虑会让人变得注意力狭窄,只顾着跟“今天是不是有进步”较劲儿,而忽略了,只有身心状况能支持自己在大考中正常发挥,之前的所有努力才不会白费,而且良好的休息很可能换来随后的爆发力,实现“加速冲刺”。

 

 

02

 

及时处理不良情绪才高效

 

 

很多人会忽略,人体其实与生俱来自带一套不良情绪处理功能,那就是睡眠。

 

睡眠中,人们会以梦的形式释放掉过载的情绪,这也是很多人生活中遇到焦虑紧张状况会梦到被追赶、考试找不到考场等着急梦境的原因。

 

但是如果这一类的梦频繁出现,就表明焦虑情绪已经严重过载,到了自身无法有效缓解的程度。

 

睡眠就像情绪的晴雨表,很多抑郁症、焦虑症的患者在抑郁焦虑情绪出现初期,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换而言之,在睡眠刚刚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很可能起到防范于未然、事半功倍的效果。

 

 

03

 

提升记忆力轻松应考,良性循环从睡好开始

 

记忆力在备考前毋庸置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很多人也会忽略,睡眠对记忆力的决定性作用。

 

科研表明深度睡眠里,大脑才能把白天摄入的信息有效转化为长期记忆,也就是睡得好才记得牢。

 

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就是睡不好,于是无形中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就是睡不好,记性差,情绪更差,于是更睡不好。

 

而让这个恶性循环转变成:记性好,考得好,心情更好的良性循环,关键在于睡得好。

 

所以,如果孩子考前出现情绪问题,建议家长特别关注一下孩子的睡眠情况,如果发现睡眠质量确实有问题,那么这也许正是问题的突破口。

 

中、高考拼到最后比的不仅仅是成绩,更是身心状态的稳定性、重压之下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些恰是我们能帮到您的。

 

随着接待考前抑郁焦虑情绪的客户逐年增多,悦安然由衷希望能把我们工作中的故事、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如果对您有帮助就点下“在看”或发圈吧,举手之劳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