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睡眠和大脑以及身体修复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再三提醒每一位读者,睡眠和身体器官的状况一样需要关注。
机缘巧合,近来和爷爷奶奶们打交道次数不少,感触良多。上了岁数的爷爷奶奶们都挺爱回忆过往,或平淡的家长里短,或是压轴谈资的传奇经历,哪怕耳朵不好使了聊天的内容常常对不上也谈兴颇浓。
同时我们也遗憾地发现,并不是每一位老人家都能当时理解哪怕极为简单缓慢的言谈,甚至亲近的人对他们的言行也是一知半解,老人还可能常会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想法和摸不着头脑的回答。而这样的老人家往往据护理人员的反馈,晚上睡眠都有很大的问题,随着夜晚睡眠问题的长期持续,白天的问题也在深化。
《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原文节选
整夜多导睡眠图记录发现,老年人入睡潜伏期延长,入睡后觉醒次数增加,浅睡眠增加,深睡眠减少,快速眼动睡眠减少,睡眠一觉醒节律的振幅低下。而且老年人觉醒状态与睡眠状态之间的界限也逐渐变得模糊。
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生理性、 躯体疾病性、 药源性、 精神障碍性、 睡眠卫生问题和环境因素5个方面。针对老年人的失眠,治疗目标是维护和促进他们的睡眠觉醒节律功能,具体处理对策主要有治疗原发疾病、驱除诱因、合理应用镇静催眠药、心理行为治疗和睡眠卫生教育等。
面对老年人的失眠主述,除了评估其严重程度以外,关键是找出可能原因,从而避免盲目对症治疗。由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失眠,应该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对于抑郁症病人,早期足量全疗程应用抗抑郁药。药源性失眠首先考虑原治疗药物减量或者换用其他治疗药物。
对于慢性失眠病人来说,进入寝室本身就构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一接近上床时间,情绪就变得烦躁,陷入条件性失眠状态。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肌肉松弛疗法、自律训练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行为治疗,既可以单独应用,更可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达到终止病人条件性失眠的目的。
针对睡眠障碍的12个原则
(1)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只要白日不觉得困倦就证明睡眠时间已经充足;
(2)睡前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尽量放松自己;
(3)有睡意了再上床,不要过分在意上床的时间;
(4)固定起床时间;
(5)合理利用光照维持良好的觉醒度;
(6)饮食规律,适当的运动习惯;
(7)午休在下午3点前进行,只睡20到30分钟;
(8)睡眠浅的时候,积极晚睡或早起会加深睡眠;
(9)注意睡眠中有无严重的打鼾、呼吸暂停、腿部肌肉抽动和蚁走感等;
(10)在晚上睡眠充足的条件下,白日出现难以抗拒的困倦时应引起注意,尤其是开车时;
(11)靠饮酒代替催眠药常常加重失眠;
(12)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安眠药是安全的。
结论:
不论是谁,在当年有过多么叱咤风云的往事,也都需要靠明理的思考、和清楚的表达自己才更能保障一个更快乐祥和的晚年,相比可以靠助听器提升的听力和靠手杖帮助的腿脚,大脑的健康更加重要。而大脑的表现和睡眠质量息息相关,现实获取的一手情况铁证般告诉了我们对老宝贝们的睡眠绝对不能小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守护家里的老宝贝,请一定记得看看他/她睡得香不香。
悦安然敬祝您家中的每一位老者康健幸福地颐养天年。
参考文献:王继军,王祖承.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及治疗方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2)
时间管理学得再好,你也只关注了2/3的人生,因为睡眠占据着我们每个人近1/3的生命,而这常常被处于喧嚣都市中的你,忽略……“睡眠科研精览”栏目,为您精选睡眠科学顶级科研成果,伴您一起,关注完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