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又到年底,各种事情又纷杂而至,待办列表越长反而越让人提不起劲来,或者干着急,或者变得更拖沓,于是陷入恶性循环,看着别人有条不紊的样子,心里啥感觉呢?今天来看看一篇名为《应对风格与焦虑水平、任务完成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的文章,看看是什么类型的人才能在任务里游刃有余。
文章首先把所有人分为灵活应对、控制型应对、非控制型应对和反常应对四种应对风格:
1)灵活应对的个体在面对低任务难度情境时以问题应对为主。而当面对高任务难度情境时,以情绪应对为主。
2)控制型应对的个体在两类应激情境中都以问题应对为主。
3)非控制型应对的个体在两类情境下都以情绪应对为主。
4)反常应对的个体与灵活应对的个体恰好相反。他们在面对低任务难度情境时,以情绪应对为主;而当面对高任务难度情境性事件时反而以问题应对为主。
然后,文章中开展实验对风格理论进行了检验,被试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文章设定了三个研究假设,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01
假设一:灵活应对风格的个体在不同情境下都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水平和较高的任务完成效率。
对应的验证结果是并非如此。
02
假设二:在低任务难度情境下,灵活应对风格和控制型应对风格的个体比非控制型应对风格和反常应对风格的个体表现出更低的焦虑水平和更高的任务完成效率。
对应的验证结果是确实如此,而且不同应对风格被试在焦虑和获胜率上的差异显著。
03
假设三:在高任务难度情境下,灵活应对风格和非控制型应对风格的个体比控制型应对风格和反常应对风格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水平和较高的任务完成效率。
对应的验证结果是并非如此,在高任务难度应激情境下,反常应对风格和控制型应对风格被试的焦虑水平反而低于非控制型应对风格和灵活应对风格的被试,在获胜率上则无显著差异。
此外,实验还发现,“在低任务难度情境下,男性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女性,但在高任务难度情境下男性的焦虑水平却高于女性。前者可能与男性较为自信有关,而后者可能与男性的成就动机较高有关。”
最后,文章给出了结论:
“应对风格和应激情境对焦虑水平和任务完成效率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都非常显著。在实验中,控制型应对风格的个体总体上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水平和较高的任务完成效率。在低任务难度情境下,灵活应对风格和控制型应对风格的个体比非控制型应对风格和反常应对风格的个体表现出更低的焦虑水平和更高的任务完成效率,而且不同应对风格被试在焦虑水平和获胜率上的差异显著。”
总结来说,文章研究表明内控型的个体在压力情境下往往采取问题应对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在完成任务时不但效率高,而且焦虑水平低。什么意思呢?直白说就是,遇到问题就情绪化只会伤身又误事,专注于事情本身才是最优解。这道理很多人都懂,能不能做到呢?
答案是,还得看脑子里的杏仁核。这是每个人脑子里负责应激情绪的部位,想要成为以问题应对方式淡定解难的内控型人,做到事情心情两不误,可需要一个平静的杏仁核。脾气不好心态欠佳就像骑着一匹烈马走远路,难不难受自己知道;认知行为催眠则刚好是训练大脑的好办法,就像教人学会怎么把烈马变良马,可以从此安心行路。古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觉得有需要,趁早开始这一步吧,安然睡眠管理愿陪您开启转变之路。
参考文献:石林,张文静等.应对风格与焦虑水平、任务完成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