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质人格如何走出睡不好的怪圈?

作者: 日期:2025-09-16

导读

 

又是开学早起时,身边不少朋友都在吐槽娃和自己的各种睡不够,起不来,从假期的放松随意到开学的紧张有序,面对生活节奏的突变,为何有些人不以为然,有些人却痛不欲生呢?一起来看看《大学生迷走神经功能在神经质与睡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这篇研究,了解下“睡不好”背后的神经生理机制吧。

 

该研究选取了包括男119人,女103人,年龄范围19-24岁,平均年龄20.05±0.95岁的被试,着重探讨了神经质程度与大学生睡眠状况的关系,并考察了个体的迷走神经功能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01

 

神经质不是“蛇精病”

 

这里说的神经质,不是平日玩笑中的蛇精病,而是人格的一个维度。

 

根据大五人格理论,神经质是反映情绪稳定性的人格维度,高神经质个体对负性刺激具有注意偏好,同时认知、情绪调节能力不良 ,容易导致刺激过后情绪难以平复并反复思考,根据睡眠的生理心理抑制模型,认知和情绪过程的去唤醒能力降低会对睡眠产生干扰,因此神经质程度较高容易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

 

但该研究发现,神经质程度高睡眠不好,并不绝对,在二者之间有一个重要的调节机制——迷走神经反应性。

 

02

 

重要的睡眠“调节剂”

 

该研究发现:“较高的迷走神经反应性对睡眠有不良影响”。

 

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一种(副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分支,能够促进平静、维持内部稳态并负责调控压力反应,是机体重要的生理调节系统),发端于延脑,属第十对脑神经。它主要分布到胸腹腔的器官,最远端到横结肠的中部。迷走神经的作用是使:心跳减慢,心缩减弱,小动脉扩张,冠状动脉收缩,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强等。

 

有研究表明:“静息时期较高的迷走神经张力能够抑制心率,保存能量,维持机体内部稳态 ,因此,高迷走神经张力能够有效避免交感神经引起机体过度激活,使机体处于平静状态,进而有利于睡眠。相反,较低的迷走神经张力则与睡眠不良、瞌睡、疲劳有直接关系。”

 

迷走神经反应性:任务条件下(比如有情绪压力或认知任务时)迷走神经张力的改变被称为迷走神经反应性,代表迷走神经通过改变机体唤醒程度,进行应对的能力。高反应性是指迷走神经张力下降较多,进而部分解除对机体的抑制,而低反应性是指迷走神经张力下降较少或者表现出升高。

 

03

 

睡不好,神经更“脆弱”

 

该研究表明:“曾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良能够对个体执行功能造成影响口 ,而执行功能部分由迷走神经参与 ,因此,睡眠不良可能也会对迷走神经功能产生影响 。所以,基线迷走神经张力与睡眠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也就是说,迷走神经反应太敏感会影响睡眠,而睡眠不良又会影响迷走神经功能,这也就是让很多人深陷入越来越睡不好的恶性循环。

 

04

 

睡好觉,神经稳定是关键

 

该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反应性能够调节神经质与睡眠的关系。当迷走反应性较高时,神经质程度越高睡眠越差;当迷走反应性较低时,神经质程度无法对睡眠产生影响。”

 

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人们在不停思考或者有情绪时,会引起迷走神经系列反应,如果这个反应性强烈,就容易睡不着、睡不好。但如果迷走神经反应性低,就不太会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是比较容易睡不好的神经质人格,只要迷走神经反应性较低,或者说迷走神经张力的稳定性好,也可以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

 

05

 

神经系统稳定可以训练

 

介绍睡不好背后的“心理—生理”机制,是因为这正是认知催眠实现提升睡眠质量、提升情绪调节能力的根本基础。

 

也许这样的内容并不容易看懂,不过没关系,您只需要负责体验和感受,我们安然睡眠管理负责保证效果;即便您有天生容易睡不好觉的神经质人格特质,我们也可以通过调理,提高您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帮您找回安宁于心,自然而眠的好状态,给每一天带来高效率和好心情!

 

参考文献:袁小龙,何晓丽,胡铭.大学生迷走神经功能在神经质与睡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3)  

 

 

时间管理学得再好,你也只关注了2/3的人生,因为睡眠占据着我们每个人近1/3的生命,而这常常被处于喧嚣都市中的你,忽略……“睡眠科研精览”栏目,为您精选睡眠科学顶级科研成果,伴您一起,关注完整人生。